【每日一练】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5月14日)

时间:2018-05-14 08:55:47责任编辑:shanxiang001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8 幼儿园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备考推荐:2018年国考教师资格考试协议班

点击加群:教师资格交流群(群内定期分享资格证资料、发布考试新信息)


一、单项选择题

1.3~4岁被称为(     )。

A.幼儿早期

B.幼儿初期

C.幼儿中期

D.幼儿晚期

2.儿童先学会爬,后学会走,这说明儿童的发展具有(     )的特点。

A.方向性和顺序性

B.连续性和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3.4~5岁是儿童(     )的敏感期。

A.口头语言发展

B.形状知觉形成

C.方位知觉形成

D.学习书面言语

4.有很多事情,幼儿都喜欢自己做,如果成人反对,他就发脾气,这说明该幼儿处于(     )。

A.危机期

B.近发展区

C.敏感期

D.危险期

5.(      )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决定条件。

A.遗传

B.生理成熟

C.环境与教育

D.主观能动性

6.新生儿只有少数几种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越来越分化、增多。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具有(      )的特征。

A.从简单到复杂

B.从具体到抽象

C.从被动到主动

D.从零乱到成体系

7.儿童对手臂和躯干的控制(      )于大腿。

A.同时

B.有个体差异

C.早

D.晚

8.霍尔提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种观点属于(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相互作用论

D.独立作用论

9.弗洛伊德认为,自我的追求原则是(     )。

A.快乐原则

B.现实原则

C.完美原则

D.理想原则

10.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了知觉的(     )。

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儿童发展主要是指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这一成长阶段,在此过程中身心日趋完善和复杂。其中,婴幼儿是婴儿和幼儿的统称,这是发展中关键、迅速的时期。儿童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

2.A【解析】(1)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按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固定顺序进行。

(2)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连续性指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阶段性是指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

(3)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速度;不同的心理过程,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不同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速度。

(4)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对于每个儿童而言,其发展的速度、发展的优势领域、终达到的发展水平等都是不同的。

3.D【解析】敏感期是指特定能力和行为发展的佳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对形成这些能力和行为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

敏感期是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已有研究提出,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敏感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敏感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敏感期。

4.A【解析】危机期是指在发展的某些特定年龄时期,幼儿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

5.C【解析】1.遗传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遗传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提供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2)遗传奠定了幼儿身心发展个别差异的初基础。

2.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是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生理发展。生理成熟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自然物质前提。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明显表现在发展方向、顺序和速度上。

3.环境

环境影响幼儿身心的发展和变化,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自然环境提供幼儿生存所需的物质条件;社会环境指幼儿的社会生活条件。

4.教育

教育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幼儿园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实践活动,可以有目的地利用和控制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选择和利用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益的因素,控制或克服不利因素,使各方面影响都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服务。

5.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是指幼儿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和融化的主动反映能力,也包括幼儿对外界所做的创造性反映能力。

总之,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环境和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决定条件,而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环境和教育相结合,促使其身心发展的遗传潜能转化为现实,并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一定的指导作用和调控作用。

6.A【解析】1.从简单到复杂

儿童初的心理活动,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逐渐变得复杂多样。

2.从具体到抽象

在整个幼儿阶段,一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到5~6岁时,幼儿开始出现了抽象思维的萌芽。

3.从被动到主动

幼儿心理活动初是被动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后来才发展起来,并逐渐提高,直到成人所具有的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幼儿心理发展的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

4.从零乱到成体系

幼儿的心理活动初是零散杂乱的,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活动逐渐组织起来,有了系统性,形成了整体,有了稳定的倾向,出现每个人特有的个性。

7. A【解析】儿童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后是脚的动作。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发展总是沿着抬头一翻身一坐一爬一站一行走的方向进行。

8.A【解析】1.遗传决定论

代表人物:高尔顿、霍尔

主要观点:幼儿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

2.环境决定论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主要观点:幼儿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后天环境教育的结果,遗传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这种观点否定人的生物遗传素质在儿童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确信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其后天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影响起决定的作用。

9.B【解析】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的动力系统。

人格结构中的三个层次相互交织,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人格。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产生神经病,危及人格的发展。

10.A【解析】1.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指的是人们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

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主要有:

(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2)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容易被知觉为对象。

(3)知觉的选择性也明显受到知觉者的需要、兴趣、爱好、知识经验的影响。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